正在阅读:气候大会开了,本年度最后一场世界级“宫心计”上演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国际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气候大会开了,本年度最后一场世界级“宫心计”上演

转载 2019/12/04 09:03:1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吴宇桢 70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美国已经缺席太久。这一次,希望美国人从精彩的宫斗大戏里抽出一点时间,认真听听与会国家的声音。

深海区工作室 吴宇桢

从智利换到西班牙,马德里冬日的阳光并没有带来太多暖意。

比主办国突然取消办会更尴尬的是,作为《巴黎协定》生效前最后一次缔约方大会,敲定实施细则似乎仍遥遥无期。 每年的联合国气候大会,总是不乏警示、眼泪和呐喊。但对于另一些参会的人来说,气候变化大会更像是一场以“环境、气候”为牌面的“政治牌局”。至于谁坐庄、谁跟牌,端看有心的各方如何演绎本年度最后一场“宫心计”。

一波三折!承办国有小心思

大会现场一波三折。今年气候大会的主办地,是真的换了三次。

今年大会原定在巴西举行,但巴西因“国内问题”在去年11月撤回申请,没想到接替巴西的智利今年10月30日也宣布因“国内问题”放弃举办气候大会。随后,西班牙表示愿意协助智利在马德里举办此次会议,智利将继续担任本届气候大会的主席国。

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和莱蒂齐亚王后在皇宫举办招待会,欢迎前来参加气候大会的各国政要

主席国,对于气候大会而言,是一个重要角色。出于外交上的考虑,主席国一般会使出浑身解数力促大会取得成果、避免无果而终的尴尬。再好一点,如果能以承办国会议举办地的名字命名一个重要文件,那更是外交上的加分。回顾历史,《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都是这样诞生的。

但本次大会的尴尬在于,主席国仍是智利,承办国却变成了西班牙。 “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多边主义,将承诺转化落成行动。”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开幕式上这样说。智利总统皮涅拉专门给大会发来视频,对西班牙政府愿意承办此次大会表示感谢。但是外界很难期待,传统的主席国外交会显现力挽狂澜的效果。 何况西班牙此时“出头”也有自己的盘算。

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和莱蒂齐亚王后在皇宫举办招待会,欢迎前来参加气候大会的各国政要

西班牙看守政府首相桑切斯能否成功组阁目前尚不确定,但西班牙媒体认为,马德里气候大会的召开是看守政府的重要外交成就,“对扩大西班牙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据欧洲环境署消息,由于气候变化,到2050年南欧的旱田作物,如小麦,玉米或甜菜等,产量将可能减少一半。作为农业大国,西班牙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态度不难理解。 西班牙生态转型部长表示,西班牙计划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不过鉴于西班牙目前的政治僵局和一些行业的强烈反对,很难说该计划能成功实现。以此观之,从承办国的角度,马德里大会能走多远,实在不够乐观。

佩洛西来了,谁“代表美国”

气候,是政治。对于这一点,美国人给世界人民上过“生动一课”。当特朗普总统儿戏般地退出《巴黎协定》时,高喊的是“美国第一”。眼下,这位以厌恶气候议题闻名的总统,将出现在伦敦北约峰会,继续高喊“美国第一”。 对于特朗普没派高官参加气候大会,没人觉得意外。但是“惊喜”总是有的,比如特朗普的“死对头”、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来了,带着一帮民主党人。

佩洛西在马德里气候大会

佩洛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心气候变化的呢?民主党人支持多边主义?...... 这些都不重要。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跟经常“宝宝不高兴”的特朗普总统比,佩洛西对“气候变化的爱”可谓非常及时、恰到好处:一身红色套装参会,推特“直播”与联合国秘书长握手,再说上一句“我们美国人仍在这里” “重申美国人民对应对气候危机的承诺”就够了。

特朗普总统也许真该学一学政敌的“智慧”。不太出访的佩洛西只不过一天之内发了三条“气候推特”,就收到美国网友的一片称赞。大选当前,弹劾继续,还有什么比选票更重要的吗?

不过眼睛雪亮的网友也是不少。有网友认为,佩洛西代表美国参会,非常“总统”。

有的直接贴出了一张意味深长的漫画图。

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美国已经缺席太久。这一次,希望美国人从精彩的宫斗大戏里抽出一点时间,认真听听与会国家的声音。毕竟,同一片天空,美国人每年也没少抱怨加州的酷热和纽约的大雪啊。欧洲人还在乎领导权吗?

单边主义正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中蔓延。美国近期正式启动退出《巴黎协定》的法律程序,一些发达国家也表示正在考虑征收碳边境调节税。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目前不缺阻止全球变暖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缺的是政治意志”。过去曾是减排领域领头羊的欧洲人,又在想什么?

欧盟新任女主席冯德莱恩在大会现场

新上任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许是欧洲的一个机会。她出现在马德里,把上任后的外交首秀给了气候大会。

冯德莱恩意在推广自己的“欧盟绿色政策”计划。她此前透露,希望欧盟的碳排放量在2030年之前可以减少至少50%,甚至是55%。同时欧盟还将考虑向污染严重的外国企业征税,以保护欧盟内的环保企业。而就在大会召开前夕,欧洲议会宣布欧盟进入“气候紧急状态”,敦促欧盟成员国采取力度更大的环保措施。

但是另一方面,冯德莱恩面对的是一个影响力日益下降的欧盟和各怀心思的成员国。今年以来,英国等数十个国家已提出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但截至目前几乎没有国家颁布具体政策。

另一个颇有争议的气候活动家、瑞典“气候少女”格蕾塔·通贝里的遭遇,则似乎更能体现欧洲人在环保议题上的微妙。通贝里此前正在通过火车、船只等低碳交通工具前往智利,得知地点更改后被困在半路,不得不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求助, “由于联合国气候大会更改举办地,我需要一些帮助。我已经在赶赴参会的路上,但这是条错误的道路。现在我需要找到方法在11月横跨大西洋。如果有人能帮我找到合适的交通工具,我将非常感激。”

通贝里此前在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上发言

总之,欧洲人的纠结也不少,想要气候领导权,还是需要实际的行动。

时间窗口已经很小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

有没有参会的人,是真的想解决问题呢?

当然也有,比如小岛屿国家。44个岛国则在会前发联合声明,促请各国把控制全球气温的目标,下调至不高于工业革命前1.5摄氏度,并立即大幅减排温室气体。马绍尔群岛总统海因通过视频连线警告大会,若各国政府无法在下来一年内就减少碳排放作出强有力的承诺,这将等同“给我们的未来宣判死刑,迫使我们的国家灭亡”。

在大国里,中国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贡献,是实实在在的。

中国近期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显示,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政府积极承担符合自身发展阶段和国情的国际责任,切实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据中国生态环境部介绍,初步核算:2018年全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5.8%,且已经提前达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承诺,基本扭转了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4.3%。

中国代表团副秘书长、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表示,中国代表团在此次大会上将发出支持多边主义的强烈信号,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负责任的大国,将全力支持多边主义。 气候变化,关乎人类共同的未来。鉴于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议题,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利益和诉求的不同国家,将在一年一度的气候大会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只是这一次,留给谈判的时间真的不多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上月发布的年度《排放差距报告》,从科学方面展示了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即使当前《巴黎协定》下所有无条件承诺都得以兑现,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仍有可能上升3.2摄氏度,带来更广泛、更具破坏性的气候影响。

在真正的全球性危机面前,希望各国选择“握手”,而不是“松手”。

(文中图片东方IC、网络综合)

责编 杜雨敖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