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开州区多管齐下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开州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开州区多管齐下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转载 2019/09/10 11:30:45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开州日报 作者:周术润 158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摘要:初秋时节,九龙山镇各村的稻谷陆续成熟,金色的稻田层层叠叠,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秋日丰收画卷,吸引了大量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前去摄影观光。

我区多管齐下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充盈粮袋子 丰富菜篮子

7c43726057204a499faf6ddb7fdf7107

紫水豆干(资料图片) 记者 李艳 摄

0ad1b241ff5e4ad4ace9c94ab4f02acd

红糖装盒(资料图片) 记者 向萍 摄

9ad9defe409b4e7a89d0caf5b843908c

果农正在分拣春橙(资料图片) 记者 叶娟 摄

8659f6f14fa14184ae4189866ff46039

再生稻(资料图片) 记者 冉绢 摄

8375802ee7b64159add612786f2d0f0b

龙珠村争鸣茶叶基地一角(资料图片) 记者 曾宇 摄

初秋时节,九龙山镇各村的稻谷陆续成熟,金色的稻田层层叠叠,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秋日丰收画卷,吸引了大量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前去摄影观光。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我区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以产业园建设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源泉,抓重点,破难点,疏堵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村经济持续稳定。上半年,全区农村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7896元,同比增长9.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2亿元,同比增长8.7%;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7.6亿元,同比增长4.7%,增幅在渝东北11个区县排第3位。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农业发展态势良好 

我区是农业大区,农业特产丰富,素有“桔乡”“金开州”之美称,是全国100个生猪大县、100个产粮大县、100个水果大县和重要的药材基地之一,是全国“木香之乡”“柑橘之乡”,多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为此,我区农业经济发展一直保持良好的势头。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立足农产品主产区功能定位,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不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上下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的系列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九项行动”、开展“三项活动”、做好“六项重点工作”,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精准落实“五个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稳定良好的发展态势。201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6.1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4.4亿元;全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443元。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中国柑橘二十强区县”等称号。 

主导产业齐头并进 

近年来,我区大力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五大特色主导产业。即以柑橘为主的优质水果产业,以木香为主的道地中药材产业,以再生稻为主的优质粮油产业,以生猪为主的生态畜牧产业,以冷水鱼为主的生态渔业。 

以柑橘为主的水果产业。全区水果种植面积近50万亩,主要水果品种有柑橘、李、梨、桃等特色水果。尤以柑橘最为出名,在柑橘产业上:一是种植历史悠久。开州种植柑橘历史悠久,长达2000多年,曾写下过“汉置橘官,橘贡大唐”的锦绣青史。二是种植面积大、总量大。柑橘产量位居全国第2位,重庆市第1位,全区柑橘总面积36.81万亩,产量26.68万吨,产值达8.16亿元。其中:晚熟品种“开县春橙”种植面积25.26万亩,主要生产基地覆盖全区17个镇乡街道,形成了江、东、浦三个优势柑橘产业带,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国柑橘二十强区县”。三是品质优良。开州地处三峡腹地,热量丰富,冬无严寒,春光明媚,昼夜温差大,是全国柑橘发展的优势区,也是重庆市柑橘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尤以晚熟柑橘为主,多数在二、三、四月上市,因此称为“开县春橙”;“开县春橙”每亩产量可达3500公斤,固形物含量平均达13%,尤其是具有甘甜多汁、细嫩化渣、入口即化的特点,在同类橙子中独一无二。四是经营主体健全。全区培育了5亩以上的柑橘种植大户1916户,家庭农场50个、专业合作社55个,30多个运销大户,其中100亩以上的大户有40户,500亩以上的有20个,1000亩以上的有5个。五是产业链条完整。柑橘产业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的产加销一体化基本形成。有重庆市最大的晚熟柑橘良繁场,年繁育无病毒晚熟柑橘苗120万株;有大型柑橘橙汁加工龙头企业天邦公司,年加工能力柑橘20万吨,年产NFC鲜橙汁5万吨,浓缩橙汁1.5万吨;有选果、洗果、打蜡、包装等商品化处理线10条。六是品牌有一定的影响力。“开县春橙”成功申报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已通过中国首批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被评为“中华名果”“中国区域品牌50强”称号,品牌价值达到10.92亿元;去年和今年“开县春橙”通过中央电视台扶贫公益广告的大力宣传,先后在CCTV1、CCTV2、CCTV4、CCTV7等8个央视频道的黄金时段投放广告1个月,每天循环播出20次,市民反响较好,“开县春橙”在市民中的知晓度进一步提高。七是市场营销潜力较大。从最近两年销售情况看,春锦橙、春脐橙原料果产地收购价3.5-5元/公斤,春血橙6元/公斤,春橘橙(沃柑等)4-10元/公斤,主要销往重庆、陕西、山东、福建、北京、哈尔滨等全国20多个省市,少量出口到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在我区水果产业中,除柑橘产业外,还有三大特色水果,金翠李,8月份成熟,香脆可口,面积8万亩,已投产面积5万亩,产量6万吨;翠冠梨,面积3.5万亩;油桃,面积2.5万亩。 

以木香为主的道地中药材产业。我区是一个中药材生产大区,特别是北部山区最为适宜,“开县木香”“开县黄连”“开县玄胡”三大中药材被列为重庆市地标产品目录,既有一定的规模,也有一定的产量。全区中药材面积35万亩,其中以木香、黄连、玄胡为主的草本中药材面积20万亩,草本药材中常年拥有木香在地面积5万余亩,年产木香超过2万吨,被定为国家级木香生产基地。黄连面积2万亩,玄胡面积2万亩。 

以冷水鱼为主的生态渔业。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充分利用北部山区的冷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冷水鱼产业。一是在谭家镇建成了西南地区养殖规模最大的冷水鱼流水养殖基地,面积10万平方米,主要以鲟鱼、裂腹鱼、鳟鱼、阳鱼为主,年生产能力达到3000吨,目前产能达到2000吨;二是大鲵产业快速发展,全区现有大鲵养殖存量20万尾,位居全国第一位,养殖能力可达100万尾,大鲵深加工产品有了一定的突破,已成功研发出了大鲵“胶原蛋白口服液”“冻干粉”“速食品”“大鲵罐头”“胶原蛋白面膜”等系列产品。 

以再生稻为主的优质粮油产业。开州是粮食生产大区,曾三次被表彰为全国粮食先进生产县,产量位居重庆市第3位。粮油产业尤以“开州再生稻”最为出名,开州再生稻在我区种植历史悠久,既是开州的三绝之一,也是重庆市的三绝之一。全区常年种植再生稻面积8万亩(适宜发展再生稻的区域近10万亩),产量在3万吨左右,我区再生稻不仅规模大,而且产量高,创世界同纬度高产纪录(2003年竹溪镇再生稻亩产达到568.5公斤/亩,创世界同纬度单产最高纪录;2015年百亩再生稻增产攻关示范区典型田块亩产突破600公斤,创世界同纬度单产最高纪录),全国再生稻现场观摩会曾两次在我区召开,全国再生稻专家对我区的再生稻规模及产量给予了高度评价。开州再生稻,因生长在我区特殊的自然条件——长江上游、三峡库区腹地、河谷浅丘地带,生长时期在9-10月,昼夜温差大。稻米品质相对较好。因而,开州再生稻大米的口感更细腻舒适,入口绵甜、香味浓郁、软硬适中,更受消费者喜爱。国内其它区域的再生稻米价格在15—20元/斤,我区再生稻在市场营销上潜力十分巨大。 

以生猪为主的生态畜牧产业。我区是畜牧业大区,年出栏生猪稳定在100万头以上,位居全市第2位,已连续10年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常年存栏200头生猪当量以上的规模养殖场700余个,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2个。各类养殖场达到2400余个。山羊出栏量达到40万只以上,重庆旭晖牧业有限公司建成西部地区最大的万只波尔山羊原种种羊场。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我区越来越注重农产品品牌的打造,除了“开县春橙”这些主打品牌享誉全国外,南门红糖、紫水豆干等区域性特色产业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这些特色产业的发展也让我区的农业从业人员的钱袋子越鼓越大。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有蔬菜、饲料桑、优质茶叶、南门红糖、紫水豆干五大区域性特色产业。 

我区种桑养蚕历史悠久,桑叶种植面积大,随着丝绸行业的市场萎缩,区委、区政府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发挥桑树浑身是宝的功能,大力发展以桑叶作饲料的桑叶鸡、桑叶猪、桑叶鱼等产业,同时,利用桑树的生态涵养功能作为治理三峡库区消落带的创新模式,既保护了环境,又发挥了饲料桑的养殖功效。目前,全区已发展桑叶鸡30万只、年产桑叶鸡蛋1800吨,发展桑叶猪10万余头,“开县桑叶鸡”既是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又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我区,饲料桑产业是一个兼具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个新兴产业。 

开州茶叶久负盛名,据《夔州府志》记载,早在唐代、清朝时就被列为宫廷贡品茶;唐代诗人刘禹锡品龙珠茶赞曰:“得山水清气,极天地大观”。产于敦好镇的龙珠茶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特别是近年来,深度贫困乡镇大进镇新发展标准化茶叶基地1万亩,全区茶叶种植面积近3万亩。 

南门红糖是开州特色产业,南门镇拥有上百年制糖历史,南门红糖的古法制糖工艺传承于清末民国时期,包含了历史文化、养生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是重庆传统手工土特产,在渝东北地区颇具知名度,因红糖质量好,被称为“东方巧克力”,2016年被评定为重庆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门镇现有甘蔗种植基地1万亩,全区甘蔗种植面积近2万亩,常年红糖产量在3000吨左右。 

紫水豆腐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紫水乡独特的天然山泉水、老品种田坎豆和传统工艺制作,在紫水乡建立万亩田坎豆种植基地,年加工能力1000余吨,产品丰富(36个豆制品单品),在开州区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年产值2000万元左右。 

近年来,我区充分发挥从低到高海拔的优势,基本形成了低坝城区蔬菜、中山特色蔬菜、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格局,全区蔬菜面积达30万亩以上,产量50万吨以上。

(记者 周术润)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