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一所偏远山区小学的大变化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开州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一所偏远山区小学的大变化

转载 2019/07/01 14:41:5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作者:开州日报 936 阅读 0 评论 520 点赞

摘要:53岁的马小祥是重庆市开州区雪宝山镇平安希望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今年是他在这所小学任教的第32个年头了。

6501b097276f0e83fc67c92b83be43af_img_191_803_454_304

孩子们在宽敞的教室里上课(资料图片) 记者 李泉 摄

6501b097276f0e83fc67c92b83be43af_img_190_1126_226_151

住宿条件得到改善(资料图片) 记者 李泉 摄

6501b097276f0e83fc67c92b83be43af_img_418_1126_227_151

学生吃上营养餐(资料图片) 记者 李泉 摄

53岁的马小祥是重庆市开州区雪宝山镇平安希望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今年是他在这所小学任教的第32个年头了。 

重庆市开州区雪宝山镇位于开州区北部,离城区105公里,是距离城区最远的一个镇。雪宝山镇平安希望中心小学也是距离开州城区最远的一所小学。学校始建于1939年,原名为开县白泉小学。马小祥的父亲曾是这所小学的村校老师,而马小祥的小学时光也是在这里度过的。 

从上学,到任教,马小祥亲历了这所学校四十几年来的变化。他时时感慨,现在的孩子们赶上了好时代。 

雪宝山镇平安希望中心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寄宿生常年稳定在500左右,这些孩子中有一大半是留守儿童。吃、住、学都在学校,孩子们和老师的感情亲如一家。这不,马小祥的感慨就被三年级1班的何婷婷记在了心里,写成了一篇小文:《四十年前的学校》。 

这所开州最偏远的小学四十年中发生了哪些大变化?从何婷婷笔下“四十年前的学校”和记者镜头里“今天的学校”的对比中,你能找到答案。 

“四十年前,我们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是用土堆起来的,表面坑坑洼洼的。教学楼总共三层,每层有四间教室,里面很是不平,连桌子都放不稳,必须找一些石头垫着;扫地的时候,教室到处是灰尘,人和墙已‘融为一体’了……那时的我们真可怜呀!教室里的黑板是用木板做的,粉笔也不多,老师身上每天只携带三支粉笔……” 

今天的教学楼是这样的:新建的教学楼矗立在山脚,多媒体教室中书声琅琅。 

“四十年前,我们的操场,也是左一个坑,右一个洞。有时玩起了游戏,总是被这些坑绊倒;打篮球时,总是会摔一跤;集合做操时,我们总是站不稳,总是歪七扭八;因此,我们也很少开运动会,坑坑洼洼的路会把我们绊倒。” 

今天的操场是这样的:打篮球摔了也不怕,铃鼓舞也能跳起来。 

“四十年前,寝室热水不是常常有。洗脸,刷牙,洗头,洗脚,洗澡一般都用冷水。土墙构造经常漏水,下雨时,一早起来才知道脚这一块湿透了。” 

今天的宿舍楼是这样的:热水随时有,漏水不再有。 

“四十年前,我们的食堂不是很大,最多只能装几十人。那时候,我们要自己带粮食,带蒸罐,自己拿去给食堂阿姨蒸,蒸好了各自拿自己的饭和自己带的菜,有的同学吃的红薯和土豆,分量都很少……” 

今天的食堂是这样的:早餐有鸡蛋、馒头、包子、牛奶……午餐、晚餐都是两荤一素加一汤。国家“营养午餐”会补助4元钱,每个学生只需支付2元钱,建卡贫困户还是免费的。 

“四十年前,我们的衣服比不上现在,到处都是补了又补的窟窿……” 

今天的孩子们是这样的:穿着崭新的校服在书吧中尽情“悦”读。 

学校里还有一个“雪宝山文化展厅”,孩子们能在这里了解家乡之美。雪宝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雪宝山镇平安希望中心小学就坐落于雪宝山腹心。2009年,雪宝山镇平安希望中心小学的师生历经1000多个日夜,走遍雪宝山,拍摄图片3000余张,采写稿件20多万字,集结成开州第一本中小学生生态科考读本《雪宝山》。该书获得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特等奖,而马小祥老师也因此获得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称号。 

开州北部山区中有一种崖柏树,扎根在岩缝之中,挺立于绝壁之上,任凭风吹雨打,总是傲然不倒。四十几年来,雪宝山镇平安希望中心小学经历了大变化,但一直不变的是这所偏远山区小学的崖柏精神:“不屈、坚守、自立、超越”。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