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小勒庞带着鲜明的“特朗普色彩”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国际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小勒庞带着鲜明的“特朗普色彩”

转载 2017/02/07 04:22:27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文汇报 作者:本站 91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当地时间2月4日,法国极右政党国民阵线总统候选人玛丽娜·勒庞在法国中部城市里昂开启选战序幕,举行为期两天的宣传活动。小勒庞在竞选活动中提出144项举措,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脱离欧元区以及减少外来移民,其在1月29日的民调中支持率为25%,在各候选人中暂列第一。法国舆论普遍认为,小勒庞身上带着鲜明的“特朗普色彩”。

“真实的想法”就是“法国人优先主义”

据《世界报》报道,4日及5日的活动在里昂会议中心举行。在国家安全方面,勒庞主张“在不损害自由的前提下加强法国国家安全措施”;此外,勒庞主张建造法国第二艘航空母舰并命名为“黎赛留号”(黎塞留是17世纪著名的法国宰相)。经济方面,勒庞主张有序退出欧元区,重新启用法国法郎。在宪法改革方面,勒庞主张“法国人优先”的政策,包括提倡“同化”外来移民,取代原来的“融合”一词,且要在宪法中写入“驱逐外国犯罪者的条款”。勒庞的竞选助理让·梅斯阿表示:“我们没有时间再言不由衷了,我们应该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2017年是我们不容错过的机会。”

玛丽娜·勒庞是国民阵线创始人让-马里·勒庞的女儿。老勒庞在2002年总统选举中杀入第二轮投票,令整个欧洲震惊。2012年,玛丽娜·勒庞参加总统选举,其得票率达到空前的17.90%,比2002年其父击败左翼社会党候选人若斯潘而进入大选第二轮的16.86%还高出1个多百分点。不过,小勒庞这次竞选宣言不如2012年参选时详细,且在大量争议性问题上松口。路透社分析,国民阵线试图消除选民不安情绪,同时又保持自身反建制形象。

现年48岁的小勒庞表示,“这场总统选举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提议”,“我代表的是‘爱国的’选择,反对者则支持‘全球化’选择”。这样的口号是不是有些耳熟?法国《新观察家》认为,勒庞的主张有着鲜明的“特朗普色彩”,核心精神就是迎合法国逐渐上升的“法国人优先”的情绪,勒庞的144条建议中包括多项取消外国人福利、减少外来移民数量、鼓励本国人生育的措施,与特朗普在美国大选中提出的主张有相似之处。除了勒庞以外,支持率排名第二的马克隆、左翼联盟候选人梅朗雄都选择里昂作为宣传选战的重要地点。《观点报》认为,里昂虽然不是法国首都,但却是法国工业发展非常兴旺的城市,一直有着良好的就业率,候选人选择里昂迎合了选民“拯救经济”“减少失业”的愿望。

无党籍人士马克隆全力阻击极右翼

评论员马萨尔·马赛向本报记者指出,法国大选的走势已经完全出乎意料。长期以来,法国极右政党国民阵线的总统候选人都是排在传统两党———共和党、社会党之后的第三位,此次大选却屡爆冷门,玛丽娜·勒庞的传统竞争对手纷纷在本党初选中落败,传统两党选出的候选人支持率较低,排在勒庞和无党籍的候选人马克隆之后。马赛还指出,共和党的候选人菲永支持率本来较高,但目前深陷妻子“吃空饷门”。“吃空饷门”实际上是菲永的妻子被指控以菲永助理的身份从国家多领一份薪水却没有从事任何工作,此行为本来是法国政坛的“潜规则”,而非严重的贪腐问题,但在法国经济情况不佳、失业率较高的情况下,民众对此类行为“深恶痛绝”。

马赛认为,如果勒庞和1977年出生的马克隆进入最后的总统大选第二轮,无论谁当选都将改写法国历史———如果勒庞当选,法国将迎来第一位女总统,且出身于极右政党;如果马克隆当选,法国将迎来一位39岁的年轻总统,而且还是无党籍人士。这意味着2017年法国大选的结果很可能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之后让世界再次“出乎意料”。

事实上,马克隆也确实有不小的胜选可能。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支持欧盟的马克隆正着力展现自己试图统一各派力量的形象。他在4日面对至少8000人的演讲中提出,“左翼”和“右翼”的分歧是一种障碍,“希望能让长期分隔的两个法国和解”。


小勒庞“以人民之名”的竞选口号遭马克隆嘲笑。他说,这“不是以人民的名义发声,而是说出他们自己的抱怨”。马克隆指出,“脱欧”“反移民”与法国“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背道而驰。据法国舆论研究所4日公布的民调显示,小勒庞将在4月23日第一轮投票中获得25%的选票,而支持欧盟的马克隆和菲永将分别获得20.5%和18.5%的选票;而在决胜轮投票中,马克隆有望以63%对37%的绝对优势赢下小勒庞。这样的形势也让马克隆成为小勒庞阵营的主攻对象。 (本报驻巴黎记者 李 斌)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