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揭秘万州境内出土的古人“皮带”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重庆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揭秘万州境内出土的古人“皮带”

转载 2017/01/12 06:11:5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本站 33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万州区博物馆的战国几何纹错银铜带钩。记者 杨晨 摄

古人用过的“皮带”是什么样子?在此次重庆可移动文物普查中,万州区博物馆就找到了一件战国时期的“皮带”——几何纹错银铜带钩。

这件文物背后究竟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近日,本报记者前往万州区博物馆,为你一探究竟。

古人盗窃带钩会被处死

记者了解到,这件带钩出土于万州境内的战国墓葬,带钩长16.8厘米,宽1.5厘米,由青铜铸造,整体呈弧形,钩身分布有几何纹图案,其间饰有细小的云纹,显得华丽而秀美。

什么是带钩?万州区博物馆藏品部工作人员崔炳堂介绍,简单来说,带钩就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的腰带挂钩,相当于现代人所用的“皮带”。古代衣服没有纽扣,古人需要在腰间束带加以绑系,带钩就做结带之用。崔炳堂说,“带钩是一种有着久远历史的物品,考古资料显示,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带钩的雏形,春秋时期带钩开始出现,战国至秦汉时期广为流行。”

虽然带钩是古人所系腰带的挂钩,但当时它拥有“多重身份”,除了是实用品之外,还是装饰品,更是物主身份的象征。

带钩如何能够象征身份呢?“带钩所用的材质、制作精细程度、造型纹饰以及大小都是判断物主身份的标准。”崔炳堂说,此件带钩的质地以青铜为主,形制精美,应为家庭殷实之人所有。“由于材质较为珍贵,带钩在当时是价值昂贵之物,盗窃带钩的人甚至会被处死。”

一件带钩需要几十道工序方能完成

这件战国几何纹错银铜带钩使用的工艺有“错银铜”。《说文解字》对“错”字的解释是:“错,金涂也,从金昔声。”说明那时所说的“错”,就是把金、银和铜涂画于青铜器上的意思。

那么,做工如此考究的错银铜带钩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

据考证,带钩的制作工艺考究且繁复,概括起来有铸造、锻造、焊接、模锻、鎏金鎏银、错金错银、包金包银、雕刻、镶嵌、彩绘等,“一件精美的带钩,要用十几种材料,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崔炳堂说。

“我们推测,这件战国几何纹错银铜带钩的铸造过程,是先在钩身表面预铸出浅凹的纹饰,然后在浅凹槽内嵌入细薄的银片,用厝石或其他材料磨锉,使嵌入凹槽的银片与铜器表面平滑,从而利用银与青铜的不同光泽映衬出精美的图案。这充分彰显了我国古代高超的金属工艺水平。”崔炳堂说。

原标题:揭秘万州境内出土的古人“皮带”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