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开州:一条路“旺”了仁和村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开州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开州:一条路“旺”了仁和村

转载 2016/09/27 07:12:45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本站 86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摘要:开州区大德镇仁和村曾经面临“尴尬”的境地——地处开州城区与大德镇的“中间点”,距离两边各约5公里,但村里连一条小路都没有,更别说公路了。

20日,仁和村村民石公明(右一)与家人站在公路旁正在修建的新房前留影。              

   本栏图片由特约摄影苏思摄

9月20日,开州区大德镇仁和村,车辆行驶在盘山公路上。

“最美乡村公路”摄影大赛参赛作品选登

开州区大德镇仁和村曾经面临“尴尬”的境地——地处开州城区与大德镇的“中间点”,距离两边各约5公里,但村里连一条小路都没有,更别说公路了。

村民想出去只能走路,而且是沿着山坡和树林走,到镇里或城区差不多两个小时。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用这句话形容我们村以前的情况,再适合不过。”仁和村支部书记王勇说,因为没路,这里曾是一个“死角”。

道路设计者曾迷路在深山

今年52岁的喻道贵一直生活在仁和村,提到村里以前的“路”,他就开始摇头。

“以前走路,就是在陡峭的山林里见缝插针地‘穿’。”喻道贵说,担着菜走下山,很容易碰到路边的树,一不留神,菜筐便被撞翻。

熟悉地形的村民走路尚且如此,外面的人进来就更困难了。

2013年夏天,为了修路,区里交通部门的设计人员到仁和村勘察。一个傍晚,一名设计人员单独出去探路,却一直没有回来。当晚,村里发动几十个人,花了3个多小时,才在晚上10点左右找到迷路的设计人员。

2015年12月,“无路”的局面终于得到改变——一条连接仁和村与开州城区的水泥公路建成了。有了这条宽7.5米、长4.8公里的公路,村民从村里乘车去城区,路上仅需要十几分钟。

“这条路修得不容易,是我们重新规划,围着山挖出路基而修建的盘山公路。”大德镇农村公路办公室主任余定福表示,虽然这只是一条乡村公路,但在建设要求上,却不比开州区任何一条城市公路低。

有了路,村里人气旺了

因为有了路,一度想搬走的村民石公明留了下来。

石公明一家5口住在仁和村,因为房子小,交通又不方便,一度想搬到城里住。去年因为修路,房子被拆,石公明得到了在公路旁修新房的机会。

“自己在村里修一栋两层楼的房子,造价大概20万元,比城里便宜多了。现在村里有了路,坐车去哪都方便,我为啥还要走?”石公明说,自从路修通后,经常有人来村里收菜,菜价也比以前卖得高了。

大德镇副镇长李刚说,曾经很多村民都想过搬走,如今因为有了这条公路而留了下来。

据王勇介绍,此前村里最少的时候只有2100多人,路修通后不到一年,不少人就回到村里,现在全村人数已达到3400多人。

新产业伴随公路而来

新路给村民出行带来了方便,也给村里带来了发展的机会。修路之初,仁和村便开始谋划发展新的产业,比如乡村旅游等。

大德镇居民谢应举主动来到仁和村,表达了投资意愿。今年8月,谢应举投资上千万元的农家乐正式营业。如今,他的农家乐日均接待人数达60人次,月收入超过10万元。谢应举说,等到汉丰湖蓄水完成后,周边配套会更完善,那时自己每年收入将超过200万元。

开办农家乐是仁和村产业发展的第一步棋,今后花卉产业则是村里发展的重点项目。王勇说,大德镇有两个地方可以分别观赏桂花和梨花。仁和村的路通了,整个镇的公路便形成了一个交通大循环。仁和村已规划出300亩地,种植薰衣草、马鞭草、紫藤等各类花卉,预计明年春节便能见成效。

“路一通,仁和村就成了‘香饽饽’。”李刚感慨道。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