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暑假来临 开县“候鸟”迁徙见爸妈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开州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暑假来临 开县“候鸟”迁徙见爸妈

转载 2016/07/12 07:26:0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人民网 作者:本站 75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三姐妹跟随奶奶整装待发与父母团聚 李泉 摄

人民网重庆7月11日电 暑期如期而至,很多孩子开始计划着自己的美好假期,可还有一群孩子却开始了自己的“迁徙”之旅——跟着爷爷奶奶在老家上学,“飞”到父母身边过暑假。他们像候鸟一样,在故乡与父母工作的城市之间来回奔波。不过他们不会因为奔波而烦恼,而是满心欢喜地盼望着与父母团聚。

客流量同比增加16.6%

7月6日,笔者在开县中心客运站看到,在来往穿梭的客流当中多了一些孩童的身影。他们有的背着大大的书包,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亲戚朋友,搭乘前往广东、上海、北京、福建、江苏等地的长途客车,踏上与父母的团圆之路。这些奔波在旅途中的孩子,像迁徙的候鸟一样,成为暑运中的一道风景。

据开县中心客运站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暑期我县不少留守儿童将借此机会到广东、上海、北京等地,与父母团聚。此时,县外超长客运车班次将会增加不少,其中以发往西安、太原、武汉、海口、上海、杭州、成都、深圳等地为主。从7月1日开始,开县中心客运站每天超长线班车次数达160余次,客流量达6000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客流量增加16.6%左右。

万名“小候鸟”迁徙

7月5日,就读于开县温泉镇县坝小学6年级的11岁小朋友张鑫,早早地跟着奶奶来到开县中心客运站。当天,他要乘坐10多个小时的大巴车到达上海,跟父母团聚。

7月6日,就读于开县郭家镇花圃小学3年级的9岁留守儿童孙成刚背着书包,跟着外公踏上了发往北京的长途大巴车。他将经过近20小时的长途远行,与父母团聚。

这是开县留守儿童“迁徙”外地与父母团聚的一个个剪影。

开县是全国劳务输出大县,每年都有50万人在外务工,而这些务工者绝大多数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生活和学习。因此,寒暑期就成了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的最佳时期。

据悉,今年暑假,开县将有万名留守儿童如候鸟一样“迁徙”,经过数十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抵达父母打工所在地与他们团聚。

带土特产见父母

7月4日上午9点,在开县中心客运站发往深圳的长途车站台前,来自开县河堰镇大槽村3组的7岁小朋友唐梦莲,手里提着塑料袋,高兴地站在奶奶旁边,她将经过20小时车程与父母见面。旁边,一个顽皮的孩子正在吹泡泡糖,这是她的弟弟唐博,姐弟俩将一同前往。

唐梦莲的奶奶告诉笔者,唐博和唐梦莲两姐弟是二儿子的孩子,今年是第一次到广东。这个暑假,就由自己把孩子们带到他们父母身边去。

唐梦莲虽然只有7岁,却给爸爸妈妈带了礼物。她手提的塑料袋里面装的是家乡土特产——胡豆,是她和弟弟在家精心准备的。

笔者采访了解到,大多数留守儿童探望父母时,都要带上家乡的土豆、李子、梨子等土特产,让远在外地的父母享受这些家乡味道。

跟父母在一起最幸福

今年11岁的王彪和9岁的王广是两兄弟,就读于竹溪小学。7月4日,他们将跟随姑姑一道抵达深圳,跟父母团聚。兄弟俩告诉笔者,爸爸一人在外打工很辛苦,春节偶尔回家,今年暑假能够到深圳与爸爸团聚,比什么都好。

在车站候车的张鑫告诉笔者,这学期他的语文、数学都考了98分,在班上名列前茅,到上海后想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虽然平时很孤单,但一想到马上就能跟爸爸妈妈见面了,他心里就十分高兴。

“我不要什么礼物,就想跟父母在一起生活。”唐梦莲希望能天天跟爸爸妈妈在一起。今年暑假,能跟着奶奶到爸爸妈妈那儿,她觉得最有意义。

开县铁桥镇灵通中心小学留守儿童龙羽,现在已经到了爸爸妈妈身边。他电话里告诉笔者,今年考试成绩有进步,爸爸妈妈看到奖状很开心,这几天跟他们在一起也玩得很愉快,“爸爸妈妈虽然时常给我买衣服、玩具,但我觉得能够留在他们身边比什么都好。”

探亲的“小候鸟”们表示,不需要任何礼物,跟爸爸妈妈在一起生活,就是最幸福的。(王嫚 李泉)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