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重庆市民有望两年后“开”无人驾驶车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重庆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重庆市民有望两年后“开”无人驾驶车

转载 2016/04/14 06:11:5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重庆商报 作者:本站 92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市民有望两年后“开”无人驾驶车 预计2018年完成量产

出征仪式现场,长安无人驾驶车受到媒体关注。 记者 唐浩 摄

长安无人驾驶汽车昨日启程2000公里“自驾”,令市民惊喜不已,但市民何时能开上这款长安无人驾驶车呢?长安方面的回答是:预计两年后。

“654”战略推进无人驾驶

按照一年前公布的智能化战略,长安汽车产品升级转型,即从传统汽车向智能汽车(无人驾驶汽车)转型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长安无人驾驶汽车的实现路径是这样的:长安汽车制定了“654”智能化战略,即打造电子电器、环境感知及执行、中央决策、软件、测试环境、标准法规等六大体系平台、自动泊车技术、自适应巡航技术、智能互联技术、V2X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五大核心技术,分四个阶段完成。预计到2020年,长安汽车将累计投入50亿元,形成上千人的研发团队,来实现这一壮举。

距真的无人驾驶仅一步之遥

长安汽车方面表示,此次长安汽车无人驾驶测试,已实现自动驾驶三级水平。即整个车辆行驶将通过一个平板电脑控制,车辆可以自动控制速度、刹车和方向,沿着单车道进行自动驾驶。

而另据了解,此次上路的长安无人驾驶汽车,按业内公认的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的分级,已经达到三级无人驾驶,即“在特定交通环境下实现自动驾驶,驾驶者能较长时间不参与控制”。再上一级,就是真正意义的无人驾驶,即驾驶员只需提供目的地,全程无须动手。

长安无人驾驶车价格将亲民

“无人驾驶安全最重要,因此长安汽车无人驾驶是一项渐进式开发的产物,将通过不间断的研发、试验、路试中,一些成熟的技术可以移植到量产车型上,长安自动驾驶技术从一级到四级,稳步迭代到全自动驾驶,让消费者体验到无人驾驶技术的好处。”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称,目前,并线辅助、盲区检测、车道偏离预警、全景泊车,这4项已经在2016年款睿骋和CS75领航版上量产。今年,长安逸动、CS35也将搭载自动泊车等智能技术。同时,智能互联技术In Call系统也已全面搭载在长安悦翔系列、CS系列、逸动系列、睿骋系列等主力产品上,去年In Call用户已超过50万,2016年有望超过100万。

该负责人还称,预计在2018年,长安汽车完成高度无人驾驶,并实现部分量产任务,现在市民在测试车上看到的技术,到时基本上都会在量产车上出现。而其价格也或将更亲民。长安汽车无人试驾方案采用面向可大规模产业化的民用路线,相比部分互联网公司自动驾驶车辆造价高达百万的成本,长安汽车的成本相对较低。

■揭秘

无人驾驶 清华等小伙伴助力长安

相较于谷歌、奥迪等企业而言,长安汽车涉足无人驾驶汽车领域可谓后来者,到2013年才正式立项,并开始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

正因如此,长安汽车不敢懈怠,世界一流的零部件企业、互联企业、高校院所、MTC都是长安无人驾驶汽车的“同盟军”。长安汽车自主研发控制决策系统,而环境感知层和控制执行则由长安与供应商合作开发。在智能互联方面,长安汽车的小伙伴更庞大,华为、360公司、高德导航、科大讯飞语音识别、中国联通、好帮手、远特TSP运营都在其列。清华大学也为长安无人驾驶技术开发提供“智力”。此外,长安还加入MTC,及时跟踪智能互联汽车最新动态,利用其资源,为长安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和示范提供“土壤”。

“我们已完成了上万公里的无人驾驶汽车测试。”长安汽车相关人士称,早在2014年初就完成了在垫江试验场模拟高速公路工况的自动驾驶测试演示。此次远征的这款睿骋长安无人驾驶汽车是去年7月开始立项,8月份启动,除了在园区工况下的测试,还在出征前进行了长达1个小时的路试。

“大家看到今天的无人驾驶车或许很惊喜,但当初可难坏了合作的小伙伴。”该人士说,要实现驾驶室真正无人驾驶,最大的难题是长安无法提供可主动转向的量产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当时,国外EPS供应商在短期内无法完成主动转向的功能开发,故长安和国内供应商合作。但国内供应商没有经验,研发一度中断,有两次供应商都想放弃了,但最终,长安汽车在博世和EPS供应商的共同努力下,攻破了自动驾驶功能和性能上的这个难题。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