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有种宪法叫“他们的宪法”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国内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有种宪法叫“他们的宪法”

转载 2016/02/28 05:25:47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凤凰评论 作者:本站 40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定海神针,其地位的重要性不容置疑。王毅之所以没有明确提及“九二共识”,是因为各界都已经非常清楚,“九二共识”及其核心内涵是中国大陆的底线。

近日,中国外交部长在美回答台湾问题时,破天荒地没有提及“九二共识”,却谈到了“他们宪法”,这是两岸分离六十多年来中国大陆高层领导人首度公开论及“他们宪法”的议题。“宪法”议题兹事重大,王毅话音刚落,就在台湾引发热烈讨论,也产生了一些错误解读,因而有必要对之加以认真辨析,以正视听,防止有人故意三人成虎,错把谣言当事实。

“他们的宪法”:释放善意不代表放弃底线

王毅表示,台湾执政者是依照他们的“宪政体制”而当选,如果上任后违反“宪法”,那是难以想像的,也是无法持续的。王毅还特别强调,目前台湾距离5月20日的“政权交接”还有一段时间,“希望、也期待到那时候,台湾新的执政者会以自己的方式,表明愿意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愿意接受他们自己宪法所规定的大陆、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既然是按照目前他们的宪政选举出来的,就不能违反他们宪法的规定;他们的宪法规定大陆和台湾是一个国家,这是非常清楚的”。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在此之前大陆从未以任何方式提到过他们“宪法”或者“宪政”问题,更没有以其中的表述作为探讨两岸关系发展的法理依据。王毅曾长期担任中央台办主任,具有极其丰富的处理涉台议题的实务经验,此次首度抛出“他们的宪法”议题,想必绝非有感而发,而是经过精心准备,具有重要的观察指标意义。

由于蔡英文曾经提出,要依据所谓的“现行宪政体制”来推动两岸关系,王毅也论及到“宪法宪政”,岛内媒体普遍认为这是大陆在释放善意,“与蔡英文的相关说法有着明确的契合之处”,“这是否是在呼应蔡英文,予以外界非常意外的想象空间”,因而王毅的讲话“是一次重大突破”。

毫无疑问,王毅关于“他们宪法”的相关论述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表明大陆在处理涉台问题时,愿意展现巨大的弹性和灵活性,也愿意主动出击,争取能够继续维持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态势。但真理往前多迈一步,往往就变成了谬误,我们不应对王毅的这一说法做出不切实际的过度解读。

例如,这并不意味着大陆接受了“中华民国”。王毅的演讲甫一出炉,岛内马上就有媒体“断定大陆已经接受了中华民国”,认为“其中隐然浮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的共存空间”,这显然是一种别有用心的过度阐释,完全错误,否则的话,就变成了中国大陆长期反对的“两国论”。

再例如,这也并不意味着大陆已经接受了蔡英文的两岸政策。对于王毅的讲话,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副总裁、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前处长包道格认为,“王毅的说法显示北京目前至少已默许和接受蔡英文选后关于两岸关系互动基础的相关说法”。其实,这一理解也不准确。目前蔡英文在两岸政策上仅仅提出“维持现状”、“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等说法,却并没有接受“九二共识”及其核心内涵“一个中国”原则,在蔡英文明确接受“一中”原则之前,大陆无法也不可能接受蔡英文的相关论调。

“九二共识”:不提不代表不重要

王毅在这次讲话中,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没有因循惯例,明确提及“九二共识”。于是岛内很多媒体特别是亲绿媒体,由此就错误的得出,中国大陆已经放弃了“九二共识”,认为这是中国大陆所做的重大妥协。

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读。

早在2012年,“九二共识”就已经被写入了“十八大报告”中,这具有重大的标志性意义,意味着“九二共识”不可能会被随意放弃。

而且,就在王毅答问的前一天,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16次提及“ 九二共识”,5次提及“反对台独”,这在历次记者会上实属罕见。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安峰山还特别重申,“九二共识”是大陆的底线,大陆坚守“九二共识”的意志坚如磐石,任何台独力量都无法撼动。

凡此种种,都可以说明,“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定海神针,其地位的重要性不容置疑。王毅之所以没有明确提及“九二共识”,是因为各界都已经非常清楚,“九二共识”及其核心内涵是中国大陆的底线,在当时演讲有限的时间内,王毅没有必要再去重复人们已经众所周知的事情。

对美提醒而非"中美共治"

王毅此次关于“他们宪法”的相关论述,是在访美期间发表的,于是马上就有岛内媒体将之解读成,这是大陆在向美国发出信号,希望能够与美国达成对于台湾问题的“共管机制”,对于台湾施加“双重威慑”。

这又是一个典型的错误解读。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延续,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两岸完全有能力解决好自己的问题,习近平在“习马会”上也曾专门强调,“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因而大陆不可能希望与美国“共治台湾”,否则就将为美国继续插手台湾问题提供重要借口。事实上,中国大陆一直反对任何外部势力特别是美国势力介入台海问题。

王毅之所以会选择在美国发表相关言论,主要是想向美国明确传达中国大陆在台湾问题上的严正立场,同时也是想提醒美国,民进党并未放弃“台独党纲”,也没有接受以“一个中国”原则为核心内涵的“九二共识”,因而依然是台海地区的最大安全威胁。

目前,新一任期的台湾“立法”机构才刚刚开张,甚至还未满月,在蔡英文的纵容和默许下,各种“台独”势力就开始迫不及待地粉墨登场,以“转型正义”为名,大搞“装饰主义台独”,即不去公开追求“台独”,但却事事都以“台独”为最终旨归,这也导致各种“台独”的声音开始甚嚣尘上。例如,民进党“立委”高志鹏就提案,要求废除机关学校内悬挂孙中山遗像等规定,而民进党“立委”王定宇也提案,要求将“台独”人士郑南榕自焚日列为法定纪念日。所有这些荒诞不经的行为背后,都折射出深深的“台独”冲动,其终极目的都是要以切香肠的方式,来达到实现“台独”的真实目的。

民进党即将执政,再也无法利用在野的面具来掩盖自己的真实嘴脸,因而美国应该进一步加深对于民进党“台独”立场的担忧程度。这一方面是因为在上次民进党执政时期,美国曾经有过许多惨痛的教训;另一方面是因为,民进党即将全面执政,不但完全把控了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而且在地方执政资源中也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这就意味着相较于当年的陈水扁而言,即将上任的蔡英文有更多的资本和资源去谋求“台独”,去向中国大陆和美国叫板,届时美国的利益势必会受到冲击。

从后来的事实来看,王毅对美国的提醒已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根据王毅的转述,美国对“一个中国”政策由此前的支持(support)变成“致力于”(remain committed to),对“台独”从“不支持”(not to support)变成了“反对”(to oppose)。

结语

大陆已经亮明了自己的底线,也释放了巨大善意,未来的发球权完全在蔡英文手中。对于王毅的温情喊话,蔡英文会如何回应,事关重大。蔡英文的两岸政策,攸关两岸关系的未来走向,与台湾经济的重新起飞也息息相关。两岸关系是向前推进还是向后倒退,台湾经济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都需要蔡英文三思。

即使是当年的陈水扁,在2001年的元旦致词中也曾明确宣称,“事实上,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一个中国’原本并不是问题”。未来蔡英文会如何发球,能否在此基础上有所超越,外界拭目以待。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