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重庆日新增确诊病例数有所下降 新增病例约7成来自密切接触者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重庆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重庆日新增确诊病例数有所下降 新增病例约7成来自密切接触者

转载 2020/02/16 10:09:2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华龙网 作者:伊永军 10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裕锟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伊永军)疫情防控期间,政务服务如何办理?普通市民以及前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如何调节?15日,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举行,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市政府办公厅、西南大学、陆军军医大学等相关部门通报了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问。

近期重庆日新增确诊病例数有所下降 但疫情防控丝毫不能松懈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副书记夏沛介绍,截至2月14日24时,我市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21158人,已解除医学观察15566人,尚有5592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4个集中救治医院现收治362例。

专家认为,从1月21日我市报告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虽然日新增确诊病例数有5天超过30例,但是近期,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已有所下降,表明传染源及传播途径均得到有效控制。根据2月6日-2月12日有关数据分析,新增确诊病例中约有7成来自密切接触者,提示加强密切接触者管理对疫情防控十分重要。随着返城人员逐渐增多、企业逐渐复工复产、来渝返渝人员逐渐增多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潜在风险,人员流动、聚集的可能性增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压力仍然没有减轻,疫情防控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丝毫都不能松懈。

2月12日至2月14日,全市3天共开展重点人群核酸检测14394人,基本实现发热门诊就诊患者、疑似病例和在管密切接触者全覆盖采样送检。

对复工复产企业员工,实行厂区内上班,14天内不得离开厂区、宿舍或指定区域。截至2月14日,全市共设置294个集中隔离点,共有13459个房间;正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中,集中隔离的约占93%,居家隔离的约占7%。

要办事上“渝快办”! 重庆提供六种渠道办理网上政务服务

重庆市政府办公厅职能转变处处长瞿强介绍,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期间全市政务服务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渝快办’作用,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做到疫情防控和政务服务两不误”。全市41个市级政务服务部门、42个区县行政服务中心全面推行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引导企业和群众“不见面”办理政务服务事项。2月3日至今,群众使用“渝快办”平台办理各类事项2万余件、查询10万余次,“网上办”比例达到99.7%。

瞿强表示,政务服务主要有六种渠道供大家选择。

“网上办”。发布《重庆市政务服务网上办倡议书》,积极引导办事企业和群众通过“渝快办”网上办事大厅或移动端App、微信小程序等服务平台,进行网上咨询、网上预约、网上办理。目前,“渝快办”PC端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进驻全覆盖,可在线办理事项达到1875项,移动端可办高频事项946项。

“自助办”。在各区县政务服务大厅和建行重庆市分行280个营业网点投放1100台综合服务智慧自助终端,上线高频便民服务事项51项,提供7x24小时无障碍自助服务。

“邮寄办”。对必不可少的纸质申请材料,引导申请人通过线下邮寄的方式提交;对非主要申请材料,实行容缺受理。审批完成后,免费给办事人邮递办理结果和相关证照。2月3日以来,企业和群众在网上申请办理后,通过邮寄方式领取办理结果或相关证照的,占办件总量的80%以上。

“预约办”。对确需到现场办理的紧急事项,建立窗口办理预约制度,及时受理网上申请和电话咨询预约,提前详细告知办事流程,合理调配时间,实行错峰办理,做到即办即走,减少办事群众在大厅逗留时间,避免人员聚集。

上门办。对企业大宗业务或者出门不便又不会网络操作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在确保防护安全的前提下提供上门服务,确保企业和群众不出门也能办好事。

特事办。对涉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审批服务事项,开辟快速审批“绿色通道”,精简报批材料和审批环节,保障相关应急审批业务高效办理。

此外,对于如何监管网上政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瞿强表示,“渝快办”平台有一个效能监管中心,可对全市的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包括市级部门和区县行政服务中心,以及区县的部门和乡镇所有的政务服务机构网上办事情况进行全流程、全要素的在线实时跟踪监管。对超时办理、超时回复等问题,每天进行通报,要求进行核查,并且对照整改。

在家里呆久了心情烦躁怎么办?专家的这些建议你可以试试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党委副书记、心理学博士叶海燕针对现在全市小区实行了封闭式管理,有的市民在家里呆得时间久了,有一些烦燥时,她建议:

减少刷屏频率。降低不确定信息带来的焦虑,增强对疫情防控的信心和自我保护的信心,避免被谣言裹挟。

专注每个当下。坚持一次只做一件事,每做一件事都专注其中。

连接内心资源。可以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角度,去帮助自己连接内心的积极资源。比如可以回忆在过往的生活中发生过哪些让自己感到快乐或者是幸福的事儿,并且去体验那种积极感受;另外,也可以畅想疫情结束后的美好生活,如旅游、美食、聚会等。

建立支持系统。可以与居住在一起的家人共同分享心情、共同健身、共同游戏等,给予彼此信心和共情,降低面对疫情的焦虑水平和无助感。

进行身心放松。身心放松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蝴蝶拍,它的操作方法非常简单,就是在一个地方安定地坐下来,然后体会到你的双脚着地,体会到来自大地对你双脚的支持。同时,你可以把左右手交叉到自己身体的两旁,然后进行左右交替对自己一个拍,每拍左右一下是一组,拍六组以后就可以停一下,拍的时候还可以问问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感受是什么样子的。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以上的方法都试了,还是觉得自己的情绪、应激反应仍然无法缓解,建议大家主动拨打心理热线,寻求帮助。

叶海燕表示,这些自我调节的方法,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编写了《疫情中的心理关爱手册》,里面都有详细介绍。这本手册将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以电子书及纸质图书两种形式陆续推出,方便广大民众采取灵活的方式免费阅读。

有温度的建议!让前线医护人员每天都能享受“四个热”

疫情当前,广大医护人员承担着救护的重任,也承受着比较大的心理压力,对于他们的心理调试有什么建议呢?陆军军医大学医学心理系副主任杨国愉教授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

首当其冲是家属的关心。杨国愉总结成“四个热”:一是每天给一个热情的问候,打电话也好、发视频也好或者别的方式也好,让医务人员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二是在当地尽可能让他们下班回来以后能够洗上一个热水澡,身体放松以后心理才能放松。三是尽可能吃上一顿热的饭菜,温度对心理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冬天。四是要有一个热被窝,可以极大地缓解焦虑。

杨国愉还建议医务人员可以做深呼吸,慢慢吸气,吸十秒钟进去,在腹中保持2-3秒,然后慢慢呼出来,做3-5次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此外,杨国愉还建议,可以在房间里做一些适合的运动,比如说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另外,刷手机的时间不要太多,可以多读读书,写写日记。杨国愉以自己举例,当年他去非洲治疗埃博拉的时候,有一个习惯就是记日记,每天不管多晚,他都会把自己一天的所想所感记下来,当时他记了有70几篇,觉得当时对自己的心理调节非常有帮助。

此外,杨国愉还表示,前线的医护人员面临患者的死亡通常会很内疚、很悲伤,认为花了那么大力气,还是没能把他们救过来,这时候是需要情绪调节的。他认为,一个非常好的情绪调节方法就是哭泣。哭泣是人类一种自然的情绪反应,心理专家建议如果过分悲痛、过分难受,可以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让自己的情绪宣泄出来,这也是很好的放松效果。

另外,社会大众也可以通过关爱医护人员的家属,比如,打一个电话,进行一次慰问,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等,让前线的人员感受到心理上的安慰。

杨国愉说,针对这些问题,陆军军医大学已于近期编写出版了《新冠肺炎医务人员心理防护手册》,目前电子版已经出来了,将以免费的方式挂到网上去,供广大医护人员去进行查阅、应用。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