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开州“十大镇馆之宝”出炉,快来看看都是些啥宝贝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开州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开州“十大镇馆之宝”出炉,快来看看都是些啥宝贝

转载 2017/08/25 10:06:5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开州新闻社 作者:点击开州 6253 阅读 0 评论 279 点赞

近日

开州博物馆对馆藏的7000余件文物

进行认真清点

初步出炉了10大“准镇馆之宝”

想知道这十大“准镇馆之宝”是什么吗?

今天,小编带你大开眼界

1. 战国青铜兵器一组(戈、剑、矛、钺)

这组战国青铜兵器出土于渠口镇钦云村余家坝遗址,纹饰精美,以巴文化的图腾纹饰为主,其中虎纹青铜戈、手心纹巴蜀符号青铜剑、虎纹青铜矛等均为开州区首次发现,且在三峡地区的巴人遗物中都属极为罕见的巴人遗物,对研究长江流域巴人活动、巴文化提供了实物佐证,文物价值极为珍贵!

2. 南宋龙泉窑青瓷双凤耳瓶

1997年温泉镇政府修建大楼时发现一处南宋瓷器窖藏,出土窖藏文物 24件,其中就有这一件南宋龙泉窑青瓷凤耳瓶。此件双凤耳瓶除了极其珍贵的艺术价值外,更重要的是为研究开州及秦巴古道上的经济贸易提供实物佐证。

3. 南宋婴戏牡丹纹影青瓷瓶

南宋婴戏牡丹纹影青瓷瓶,它以胎骨厚实,釉层饱满丰润,釉色青碧柔和,瓷质细腻、色泽青翠晶莹、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秀丽著称于世,素有“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之美誉,是难得一见的瓷器精品。此件婴戏牡丹纹影青瓷瓶除了文物自身的艺术价值外,更重要的是在温泉镇出土,对研究开州及秦巴古道的经济贸易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

4. 清代开州皮影(组)

该套皮影(组)为清朝开州籍两江总督李宗羲告老还乡时,慈禧太后御赐之物,之前由川剧团使用,后川剧团移交给开州区文物管理所珍藏。清代开州皮影选料上乘考究,造型玲珑剔透,雕刻精致、色彩鲜明,造型古朴典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5. 汉代十二生肖八卦纹铜镜

开州十二生肖八卦镜出土于竹溪镇红华崖墓,大汉盛世宝物。钮座向外辐射三区,第一区为太极八卦图,第二区为十二生肖,第三区为铭文:“水銀是陰精,百煉得为鏡,八卦氣象備,衛神永保命。”除了当时的实用功能外,还有“镇宅辟邪,保平安”之意。

6. 东汉青铜甑

东汉青铜甑出土于竹溪镇红华村东汉崖墓,上为甄下为釜,其功用相当于现代的蒸笼。该甑制作精美、器形硕大、保存完整,在三峡地区极为少见。不仅为研究汉代开州的生产生活状况提供了实物佐证,也为研究三峡地区汉代的青铜制造技艺提供了珍贵实物佐证。

7. 东汉陶(组)

该组陶俑出土于竹溪镇红华村东汉崖墓,数量众多,器形较大,神态丰富,工艺精良。

该组陶俑一部分属于生活类,一部分属于娱乐类,造型比例适度,体型匀称,刻画细致,工艺精湛,神态逼真,特别是陶俑的面部表情丰富,颇具个性,个个堪称艺术精品,再现了汉代开州生活娱乐场景,折射出汉代开州丰富的社会生活内涵,对研究开州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详实的实物佐证。

8. 东汉“富贵昌宜候王”铭文青铜洗

东汉“富贵昌宜候王”铭文青铜洗出土于竹溪镇红华村东汉崖墓。该洗敞口,束颈,折腹,平底,腹部对称饰有铺首衔环,内底中心模印“富贵昌宜侯王”六字铭文,两侧亦各模印一鱼纹,首尾相错。

虽然东汉崖墓出土了大量青铜器,但有铭文的仅此一件,因而显得弥足珍贵,同时此器物的出土反映了汉代开州是一个经济发达之地,具有较大的历史、艺术价值,尤其对为研究墓葬主人的身份、藏俗及汉代开州历史有着突出的价值。

9. 东汉青铜立俑

东汉青铜立俑出土于竹溪镇红华村东汉崖墓。该立俑高约40cm,体态极为生动,头戴冠帽,着深衣,眉目清晰,右手平握且可活动,整体形象显得笑容可掬,给人平易近人的亲切感。

据了解,青铜俑在三峡地区出土较少,尤其是像这种较大体量的青铜俑更少。大体量青铜人物俑体现了墓主人的显赫身份,为研究开州汉代的生产生活习俗,政治经济状况都平添了重要的物证。

10. 清代李宗羲四条屏

李宗羲本幅行草作品,字形丰满圆润,内中骨力强劲,犹如棉里裹铁;用墨于润中见枯,拙中见巧;结体疏密有致,点划轻灵多变,气韵苍遒。本藏品除了书法艺术价值外,对我们研究李宗曦其人提供了实物佐证。

李宗羲(1818--1884),号雨亭,开州汉丰镇人,生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进士出身,曾任安徽知县、英山知县、太平知县,后协助曾国藩管理军务,1869年升任山西巡抚,同治十二年(1873)被提升为两江总督,并办理南洋大臣事务,光绪十年病逝于家中。清廷诰授李宗羲光禄大夫、振威将军、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